(精选)水浒传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浒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浒传读后感1
《水浒传》中所描绘的108位英雄好汉,虽说是曾经盛极一时,可由于他们分别来自各种不同的阶层,彼此上梁山的目的和动机也各有不同,加上梁山的老大宋江希望能凭借梁山这股力量,作为和朝廷讨价还价的资本,以实现自己“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人生追求。尽管梁山也有少许如李逵、阮氏三雄这样的贫苦农民出身的好汉,反对“招安”,希望能够有朝一日改朝换代,可由于没有掌握主要的领导权,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被朝廷“招安”利用,最后落个“兔死狗烹”的.悲剧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宋江率梁山众好汉接受朝廷的招安后,为了表达忠心,竟然充当了镇压另一支农民武装——方腊农民起义军的急先锋,几经鏖战,可叹那一百零八位好汉,只余下27人随他班师回朝。即使这样,满以为从此可以论功行赏,向朝廷乞讨到个一官半职的宋江,尽管如愿得到了皇帝赏赐的官位,由于当权者担心他们“贼心不死”,有朝一日还会再度造反,以赏赐御酒为名,将他和吴用等主要头领毒杀。即使像卢俊仪这种地主豪绅出身的头领也不放过,也以赏赐“御膳”为名暗下水银以其中,使他因水银中毒而“溺水身亡”。
尽管这本书的作者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来写这本小说的。小说对宋江的招安,极尽美化渲染,对宋朝的主要当权者一力庇护,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蔡京、童贯、高俅、杨戬这“四大奸臣”。我们从小说的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到封建统治的无能和罪恶。试想,如果没有皇帝的默许并充当这“四大奸臣”的后台,这四大奸臣何以能如此横行?我觉得,要想不再被“逼上梁山”,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招安”显然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推翻那种腐朽的统治制度才是农民起义的唯一出路。
水浒传读后感2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并且有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作者分别是施耐淹和罗贯中。
这洪太尉独自一个,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大约走了数十个山头,三二多里路,脚酸腿软,正走不动,口里不说,心里却在想道:“我是朝廷贵官公子,在京师时重茵而卧,列鼎而食,何来穿草鞋,走这般山路!只他天师在那里,却叫下官受这般苦!”又过了一会,只见山凹里起一阵风,风过处,想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只见大虫望着洪太尉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就往山下跑去了,这时洪太尉叫到:“皇帝御限,差俺来那里,叫我受这般惊恐!”当我看完这一回的时候,我感觉到洪太尉的性格,就在这一段被作者表达的如此完美,洪太尉他的性格暴躁,没有耐心。
在我看来没有耐心是成不了事的.,反而还会惹祸,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耐心和平静。耐心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十分地会去包容别人,体谅别人!平静会让人觉的你是一个镇静的人,在最慌乱的时候不会慌忙,是一个让人感觉很有安全感的人。反而洪太尉在这个故事中给人的感觉恰恰相反。
读了水浒传第一回我明白了,做人千万不要急切,太过于急切反而无事可成!
水浒传读后感3
它讲述的是天罡三十六星,地煞七十二星的精彩故事;它向世人揭示了朝廷统治下的社会情景,它就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奇思妙想构局新颖
作者在第一回便以神话的形式为后文埋下伏笔,先从神聚伏魔殿到梁山好汉聚义最后到神聚蓼儿洼,这是一大亮点。当然作者所构造的一百零八好汉,为写作提高了很多难度。(因为人物太多,剧情复杂)。但作者并没有因为这点而露出败像,反而抓住有利的剧情对本书添上了完美的一笔。哪一笔?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一百零八好汉中,为何安排史进第一个进场?因为史进的进场能引起后续情节的发展。流程如下:
史进——鲁达——杨志——晁盖——宋江
史进——朱武——陈达——杨青
作者真是用心良苦。
这仅仅是全书的布局谋篇,真正的人物刻画,剧情发展还在后头呢!
人物形象人骨三分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水浒传读后感4
《水浒传》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忠、义二字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忠,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侮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义,包括了两个方面:一百零八个好汉为兄弟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这是义;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义。要无愧于“义”字,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要有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能做到“义”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义”字,为了真理就可以奋不顾身了。一个不信奉“义”字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
除了敬佩故事中体现的忠、义二字之外,我对故事中的一些情景还略感不仁。武松,他为兄报仇,杀了嫂嫂与西门庆;还有他血溅鸳鸯楼,把气撒到了别人身上,连看马的也不放过……毕竟是一条人命,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啊,即使他嫂嫂做了出轨的事情,也不必用性命以偿吧。还有那看马的老头与武松无怨无仇,有这样滥杀无辜的必要吗?
故事里体现的`忠、义二字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在现在的法制社会里,像武松那样凡事用武力解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由于时代的变迁,我们只能用欣赏的角度去看这本书,万万不可盲目地学习其中的处事方法。
水浒传读后感5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水浒传读后感6
犹记那是一个乱世,犹记那是一群枭雄,犹记那份“替天行道”的豪情,犹记那一个时代的翻天覆地。一段传奇,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豪情万丈。
翻开这本巨著,一幅磅礴的画卷徐徐展开,奸臣暗藏,英雄凄苦,山河飘摇。水浒英雄皆有一个特点,身有鸿鹄之志,却无青天可翔。宋江虽饱读史书列传,胸怀大志,但却只能屈身为一小吏;林冲身居高位,却为奸臣排挤,只得一忍再忍。最后,他们上梁山,杀奸臣,挑起“替天行道”的大旗。且不论他们是否为贼为寇,且不论他们是否成功,这份敢于翻天覆地的乱世豪情,令人钦佩!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我最欣赏的,便是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原名鲁达,任经略府提辖,也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吏。路遇不平,打死了欺凌弱女子的'“镇关西”,于是逃亡至寺庙削发为僧,更名鲁智深。乍一看他的所作所为似与李逵相似,都是莽汉之流,但从字句中又不难见他还是个“胆大心细”的人。路遇金家老汉父女时,他二话不说便答应这二人请求,并当即掏出银子作为二人的盘缠,心细如尘。也许考虑到店中小二可能泄露二人行踪,他便 “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鲁智深看起来虽然五大三粗、不拘小节,却也是个十足有人情味儿的汉子。
其次,鲁智深也是个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的人。书中有诗赞曰:“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杀人需见血,救人须救彻”。不论是拳打镇关西还是大闹野猪林,他都智勇双全,伸张正义。正是有了这些有勇有谋的梁山好汉,这支起义队伍才会逐渐壮大起来。
一字一句皆精辟,一段一章豪气生。读水浒,品水浒,赏英雄儿女,乱世豪情!
—— 徐静
水浒传读后感7
《水浒传》主要讲了以呼保义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因为种种原因聚义梁山泊,除暴安良,后受到朝廷招安,大破辽军,又诛灭方腊叛党,最后遭到奸臣高俅陷害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最大感想就是:忠和义。
忠,就是对自己的祖国、亲人和朋友十分忠心,在困难时竭尽全力帮助他。宋江经历过多次贪官污吏的陷害,多次遭到朝廷的抓捕,差点丧命,却依然对朝廷忠心耿耿,首先接受了招安。这是对国家的.忠;林冲妻子在林冲被发配沧州后,面对高俅之子高衙内的要挟,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尽。这是对丈夫的忠。更难得是义。
义,简单的一个字,却包含了无数的内容。《水浒传》里,一百零八位好汉结义为兄弟,肝胆相照,为了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这就是兄弟之间的义;他们为了人民除暴安良,杀贪官,除污吏。这是为百姓着想的义。义,仅仅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条命书写。对朋友讲义气,只是小义。而能够为了天下苍生,甘愿牺牲自己的人,才是无私的大义。就像董存瑞大无畏的舍身炸碉堡。就像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日本军的机枪口。这些都是大义,都是大义最好的体现。
我们的世界就是缺少忠和义,假如人人都能做到忠和义,天下将会变得美好和谐,不再会有人像高俅那样天天打着坏心眼,处处陷害别人,更不会有人像林冲那样被陷害的妻离子散了。
水浒传读后感8
看完《水浒传》这本书,我一直在回味其中的故事。《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一场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
这本书的鲁智深豁达鲁莽的性格让我十分喜爱。沉稳的林冲,重情义的武松……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智深有一回在一家客栈吃饭,帮助十分困难的祖女俩逃出客栈。看到这儿,我想起了社会上的好人,当有人身处困境时,他们总能伸出援助之手。
主要写了梁山各路好汉集结起来打击朝中的贪的官。其中,高太尉倚仗皇权,无恶不作,后来被张顺活捉,让我觉得大快人心。
虽然我看的是青少版,但里面的故事简单易懂,语言通俗,内容活泼而生动。是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高太尉竟又毒死了卢俊义等人,他真是个罪恶滔天的大恶人! 最后写到宋徽宗下旨载梁山泊建造庙宇祠堂,供奉一百零八位好汉塑像,并亲自题写了“精忠之庙”四个大字。
这些形象绘声绘色,有血有肉。英雄形象的塑造成功是这部作品最大的优点。
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生活坏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以英雄人物自己的行动,语言来彰显他们的个性特征,还十分重视细节的描写。
让我们感悟经典,回忆过去吧!
水浒传读后感9
在这两个星期里,我看了一本名叫《水浒传》的书。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古时候的事情,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每一件事情都是十分精彩的,而且还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我看了“鲁智深看了看,走到树前,把袖子挽了起来,右手向下把身子倒缴着,左手抱住上截,把腰只一挺,将那株绿杨树连根拔起。”这句话,十分震惊,一个人竟然会把一棵树连根拔起!这怎么可能!不会是编造出来的吧!多种幻想从我脑海里一一蹦出来。可最后我还想,这可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一本书呀!应该不会有假吧!于是,我才相信了。
同时,我又想起了生活中我的`力气有多大,哎!不用说了,跟我们班的李诗雯比,她简直是个大冬瓜,我呢,就像是一根细细的香蕉。我连李诗雯都比不过,更不用说鲁智深了,我看哪,我一见到他就会被吓个半死,真没想到,树可比人高大多了,鲁智深竟然能吧绿杨树连根拔起,这真是高手中的高手呀!他的体型我可是怎么也想像不到的呀!
还有一句话,“武松趁机把大虫的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他左手紧紧地揪住老虎的顶花皮,右手攥成铁锤般大小的石头,使尽平身力气,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老虎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流出血来。”这句话又使我震惊了,武松好狠心哦!就算要把老虎打死,也不至于这么残忍吧!要是我,可能早就没命了。我真佩服武松的胆量和武功。厉害,真是太厉害了!
这本《水浒传》里的知识还真是无穷无尽呀!
水浒传读后感10
去年假期我读了《水浒传》。虽说读了好多遍,但还是被书中经典的人物所吸引。
比如说鲁智深,梁山泊英雄排名第十三,上映天孤星,人称“花和尚".他这个人个性豪爽,好见义勇为,打抱不平。喜爱自由 ,疾恶如仇,心地朴质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后,一头大踏步去了。可谓是一个粗中有细的好汉。
再说宋江,他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喜欢的人 物,人称“及时雨”,“呼保义”。即是济困扶危的江湖义士,又是满口忠义的腐吏。宋江经过长久的道路,终于被“逼上梁山”。他用人公道,在成就一系列事业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梁山上讲了些思想课。但传统的'封建忠孝观念,又使宋江终不能抛弃有朝一日效忠朝廷博得“封妻萌子”的梦想,最终导致了招安的悲剧。
在看《水浒传》中,我们不得不想起有武松这号人物。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疾恶如仇。景阳冈赤手打死老虎,声震山东。因为哥哥被西门庆与潘金莲毒死, 他为兄 报仇,亲手杀死潘金莲,西门庆;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缉捕改为行者打扮,所以叫“行者武松”。
这几个经典人物都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总得来说《水浒传》是值得我们读的名著。
不看水浒不知世间之奇,我还要继续品尝这 世间之奇。去从这世间之奇中寻找宝藏。
水浒传读后感11
读了《水浒传》有感《水浒传》里的故事家喻户晓,你大约已经看过以《水浒传》故事为题材的连环画,电视剧,也可能看过这部小说。
《水浒传》的许多故事充满了智慧,例如智取生死纲,就策划得极其巧妙;又如三打祝家庄,一打、二打都不成功,后来总结教训,摸清敌情采取恰当的对策,终于打下来了。《水浒传》里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伟大史诗。农民起义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提示,那就是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特别是上层统治者的罪恶,造成了“官逼、民反”中具体描写的“四贼”:高俅、蔡京、董贯、杨戬都是倒行逆施,坏事做绝的'大官僚,还有小说十分生动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上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这里有紧张,生动富于传奇性的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变化莫测,扣人心弦,里面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教养,性格特征,例如李逵粗鲁豪放怎么想怎么说。此外如吴用的足智多谋,宋江的谦逊深沉,阮小七的性情急躁……无不一一分明如画,小说中有一百零八将至少有20位以上是形象鲜明,令人历史不忘的,宋江是他们的总代表,他用“义”把大家凝聚起来,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追求建功立业,青史留名,随时准备接受招安,归顺专朝延,终于把梁山的伟大事业和大好形势完全断送了。
水浒传读后感12
从小至今,《水浒传》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故事耳熟能详。他们一个个有着不同的本领,都因不同的经历被逼上梁山,但当他们联合起来,就成了一支忠义之军,除暴安良,维护着百姓的利益,坚守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正义。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祖国的一份忠诚与热爱,他们不惧胁迫,也不被利益所诱惑,对祖国忠心耿耿,为人民拿起了手中的武器。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争,一次次化险为夷,激起了广大青年心中的热血。可结局却是被奸臣所害,一百零八条铁铮铮的汉子仅留下不灭的精神烙印流芳百世。而凶手却逍遥法外,这也让人为之愤慨。
梁山好汉们英勇无畏,见义勇为,不怕困难的精神是我们现在最稀缺的,是需要我们去学习、掌握的。现在的'人们大多数都安于现状,只是默默的看待平静的生活,失去了以前那种奋发向上的激情,虚度着光阴年华。只有小部分人还坚持着自己,拥有着拼搏的意志,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可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也许只是一朵朵昙花芬芳一现,即使这种精神终究还在传承,却仅仅是一小股清流。所以,这是作者暗藏在讽刺之中的一个道理。
而更多的,是要让我们把对祖国的热爱,用行动表达出来。为何他们被政府所逼揭竿而起,最后又归顺朝廷,这一切都是基于他们对于祖国的热爱,那份从出生就烙印在骨子里的国家的印记,时刻燃烧的祖国魂。他们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足以让人潸然泪下。我们也许无法接触到如此深层次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坚持着一颗爱国的心。
祖国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他就在我们身边,他也许不需要我们的完全献身,但他一定需要困难之时我们的一臂之力。
水浒传读后感13
读了《水浒传》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说为了准备“农民革命”?显然都不是。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晁家庄园,三阮则“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也没见他们准备扯旗造反(或曰起义),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桩大案,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再看鸳鸯楼上那幕血案,武松连刃十数人后,一片血泊之中,从容地将桌上银酒器踏扁,揣入怀里带走;而即使粗心卤莽至极的角色如李逵,沂岭之上杀了假李逵后,也没忘进房中搜看,“搜得些散碎银两并几件钗环”,都拿了——李逵虽极端厌烦女色,但也知这些沾满了脂粉气的钗环可以换钱换酒,照拿不误。而后,还去李鬼身边,搜回了那锭被骗去的小银子,在这种事儿上,黑旋风也足够细心。
人为财死,鸟为食网,古今一也。只是大凡做点事情,总得有面旗帜,应和那所谓人类文明之说!水浒传,好就好在写得实在!历史上的哪次革命,不是从无法生存开始的民以食为天,革命革命,说俗点,就是改革现实中不佳的命运。水浒中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人,跟我们周围的人一样,他们的所作所为,很容易理解!
水浒传读后感14
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水浒传读后感15
读了《水浒传》有感:我感谢我母亲给了我生命,感谢老师无怨无悔的教我知识,更感谢我的祖国这么强大,有这么好的条件,让我们无忧无虑、幸福的生活。
《水浒传》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名著,虽然大家读后的感受不一样,收益也不一样,可它全文灌输一个思想:对国家要“忠”,对朋友要“义”,对父母要“孝”,更让人懂得什么叫知恩图报,什么叫忠孝两全。
我在日夜啃读这本书后,感受也非常深刻。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及时雨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武松高大魁梧、单身决斗猛虎的勇猛和豪爽,吴用的足智多谋,更难得的是外表粗鲁的`李逵却有一颗非常善良孝顺的心……。这些情节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一直在我脑海里回放。
读完这本书,我思绪万千,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感谢我母亲给了我生命,感谢老师无怨无悔的教我知识,更感谢我的祖国这么强大,有这么好的条件,让我们无忧无虑、幸福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体会到一定要关心亲人,关心同学,孝顺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祖国。我在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认认真真学习,明明白白做人,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我非常喜欢《水浒传》这本书,更喜欢书中教会我的做人道理!
【水浒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水浒传》读后感08-30
水浒传读后感12-17
《水浒传》读后感03-05
水浒传读后感12-18
《水浒传》读后感10-12
水浒传读后感初中04-04
水浒传读后感初中09-22
水浒传读后感【精】07-12
水浒传读后感15篇03-30
水浒传读后感14篇06-03